教師招聘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> 教師面試技巧 > 說課 >
來源:教師招聘網 時間:2019-08-14 14:43:30
各位評委老師好,我是X號考生!
現在開始我的說課,今天,我說課的內容是: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》。
根據新課標的理念,對于本節課,我將以教什么、怎樣教、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,從教材分析、教學目標、教學方法、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。
一、說教材
【過渡句】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,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,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。
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。本節課教材在第二章“地球上的大氣”單元中起著關鍵的作用,是承前啟后的紐帶,重點介紹三圈環流和氣壓帶、風帶的形成,不僅是上節課“熱力環流”“大氣的水平運動——風”等知識的延伸、綜合和運用,也是學習和探討“北半球冬、夏氣壓中心”的基礎。
二、說學情
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,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:高中階段的學生通過初中階段地理知識的學習,已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一般方法,能夠根據地圖和材料,初步分析所學的地理知識。但是,由于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有限,空間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,不能自主歸納總結,找出規律,再加上學生的知識面有限,生活閱歷較淺,對重難點的地理知識不熟悉、不了解,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,學習地理知識并提高地理思維能力、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。
三、說教學目標
根據新課程標準、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,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:
【知識與技能】
能準確描述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,說出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分布規律。
【過程與方法】
通過繪制三圈環流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示意圖,提高繪制示意圖的地理技能。
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】
在學習本節課的過程中,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。
四、說教學重難點
【過渡句】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,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,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、難點為:
【重點】
氣壓帶、風帶的分布規律。
【難點】
三圈環流示意圖的繪制與理解。
五、說教學方法
為了突出教學重點、突破教學難點、順利達成教學目標,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思維活躍、求知欲強、樂于表達、樂于交流的學習特點,主要采用地圖法、小組合作法、情境創設法。
六、說教學過程
【過渡句】下面我將重點闡述一下我的教學過程,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以下四大環節:新課導入、新課教學、鞏固拓展、小結作業。
環節一:新課導入
采用故事引入法。講述二戰期間,日本使用氫氣球炸彈襲擊美國的故事,并提問:這些氫氣球炸彈是怎么樣漂洋過海從日本到達美國的?從而導入新課。
【設計意圖】通過故事的講述,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環節二:新課教學
(一)單圈環流
1.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第一段內容,歸納出大氣環流的概念和作用。
請學生畫熱力環流的模式圖,進一步明確,冷熱不均是形成熱力環流的根本原因。
讓學生思考:就全球范圍來看,是否能形成熱力環流?引入活動題,讓學生分析。
2.假設條件:(1)地表是均勻的;(2)地球靜止不動;(3)太陽直射赤道。
結論:赤道、兩極受熱不均→熱力環流→在赤道和極地間形成了單圈閉合環流。
【設計意圖】加深學生對冷熱不均是形成熱力環流的根本原因的理解,讓學生先行了解單圈環流,為后面三圈環流的學習做鋪墊。